返回第95章 远洋归朝去,荣耀满归帆(2 / 2)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首页

朱标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袖袋,同时目光扫过一旁的航海日志。只见那本厚厚的日志翻开到最新一页,上面有着一滩尚未干涸的墨渍。仔细看去,那墨渍竟是一幅半幅未完成的海图,而绘图者的笔锋却在“泉州”这两个字之前突兀地停下了。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沉重的声响,铁锚被迅速投入水中。紧接着,长达十二丈的宝船如同一条灵活的大鱼般,在擦着暗礁的惊险时刻成功地完成了转向动作。

朱标毫不犹豫地伸出一只手,用力扯断了那些紧紧缠绕在舵轮上的海藻。随着他的动作,船尾处溅起了高高的浪花,而在那翻涌的浪花之中,竟赫然浮现出半截已经断裂的船桨。

站在不远处的王航海家此时也快速地抹了一把满脸的盐粒,眼神紧张地盯着前方。突然间,从了望台上传来了一声带着哭腔的大喊:“泉州港!我们终于看到泉州港啦!”

这声呼喊就像是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海面和凝重的气氛。一时间,船上三万百姓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们的喜悦之情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狠狠地撞击着那咸涩的海风,似乎想要将其彻底撕碎。

而那些早已疲惫不堪的船工们,则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绵绵地瘫倒在了不断渗水的甲板之上。他们的手指缝隙之间,还沾黏着一些已经发霉的稻壳,这些稻壳见证了他们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朱标面色凝重地伸手一把抓起那早已被海水浸透了的旌旗,猛地用力将其向着船头狠狠地甩去。只见那靛蓝色的血渍迅速在明黄色的缎面上蔓延开来,仿佛一条狰狞的巨龙正逐渐显露出它威严的身姿和纹路。

“殿下请看啊!”一旁的吴老船员声音颤抖地喊道,并哆哆嗦嗦地抖开了身旁那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随着麻袋口的敞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原本应该干燥坚硬的玉米粒此刻竟然已经在麻袋的缝隙之间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更为诡异的是,一些海盐的结晶也附着在了这些脆弱的芽尖之上,闪烁着幽幽的蓝光,宛如点点鬼火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正午时分,阳光洒在巍峨的宫门上,午门处的鼓声如雷般响起,一遍又一遍地震颤着人们的心弦。当第七遍鼓声停歇时,朱标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步履匆匆,靴底竟还沾着一些细碎的珊瑚屑,仿佛刚刚从遥远的海边归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身着华丽的龙纹常服,大步流星地走过丹墀。由于昨夜刚下了一场雨,丹墀上积满了水洼,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皇帝的威严步伐。只见他所经之处,积水被溅起水花,形成一道道晶莹的弧线。

很快,朱标来到殿前,双膝跪地,向父亲行叩拜之礼。朱元璋见状,连忙亲自上前将儿子扶起。

就在这时,一旁站着的钱御史手中的象牙笏板发出“咔”的一声脆响,仔细一看,那笏板上竟然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纹路。

朱标起身之后,迅速解开了身上背着的一个浸透雨水的油布包裹。随着包裹的打开,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层层油纸的保护之下,一本名为《救荒本草》的书籍显露出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朱标翻动书页时,一颗圆滚滚的土豆突然从书中滚落而出。

看到这一幕,站在旁边的王航海家立刻走上前来,用手中的刀尖轻轻挑开土豆发芽的部位。刹那间,一股靛蓝色的汁液从断面处渗了出来,宛如蓝宝石一般璀璨夺目。

朱元璋凝视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坚硬的护甲,刚才走动时不小心压碎了脚下的三粒海盐。随后,他抬起头来,目光温和地看向朱标,开口问道:“标儿此次立下大功,想要何种赏赐啊?”

朱标微微躬身,双手捧着航海日志,小心翼翼地说道:“儿臣恳请陛下减免江浙地区三成的夏季赋税。”说话间,他的掌心不经意间碰到了航海日志的边角,感觉到一阵刺痛。原来,在那纸页之间,还夹着一串来自新大陆孩童赠送的贝壳项链。

朝堂之上,突然间陷入一片死寂,安静到甚至能够清晰地听到那一粒粒蓝血结晶顺着金砖缓缓滚动所发出的细微声响。这声音仿佛被无限放大,在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不休。

当暮色如潮水般渐渐淹没奉天殿的时候,朱标的蟒袍依然在不停地向下滴落着海水。那些晶莹剔透的水珠,一滴接着一滴,砸落在金砖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影显得有些落寞和孤寂。

在偏殿之中,整整二十箱沾染上珊瑚粉的奏章堆积如山,一直摞到几乎快要顶到屋顶。而位于最上面的那一册,封面赫然写着“苏松水患”四个大字,字迹龙飞凤舞,透露出一种急切与焦虑之情。

此时,负责值夜的太监已经来来回回添了三遍灯油,但他却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鲜红如血的朱砂不知何时竟然混入了一些靛蓝色的晶粒。这些奇异的颜色相互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神秘莫测的画卷。

朱标终于咬断了手中丝线,将刚刚写好的奏疏仔细封好。随后,他轻轻放下毛笔,笔尖则稳稳地悬停在了“赋役改制”这四个字的上方。他凝视着这几个字,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五更梆子声。紧接着,一股带着浓浓海腥味的夜风呼啸而入,猛地卷起了案头上那张经过改良的龙骨结构图。只见图中的空白之处,画着半截尚未完工的沟渠,线条简洁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完待续的故事。

清晨时分,当那第一缕卯时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纸,轻柔地洒在了房间内。那光芒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使得整个屋子都变得明亮而温暖起来。

此时,书桌上摆放着一份刚刚书写完成的奏疏,其上“轻赋”两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字迹上的墨汁还未完全干透,似乎仍能嗅到那淡淡的墨香。

就在这时,朱标缓缓地拿起了一块散发着神秘蓝光的血结晶,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按进了一旁的砚台中。刹那间,那原本平淡无奇的砚台竟泛起了一层奇异的蓝色光晕,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般美丽动人。

正当朱标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景象时,一阵嘈杂声忽然从宫门外传来。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异常清晰,其中夹杂着熟悉的福建口音。朱标心中一怔,不禁放下手中的事物,快步走向宫门处查看情况。

待到走近一看,只见几名衣衫褴褛的老农正双膝跪地,他们紧紧地怀抱着已经开裂的稻穗,满脸泪痕与绝望之色。那一颗颗干瘪的稻穗就如同这些老农们破碎的心一般,令人看后心生怜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