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说道:“咱们不妨先返回会川,凭借城池之险坚守。以我之见,那赫连铁树与高家之间必然不能和睦相处。只要咱们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届时定能从中取事。”
段誉听完慕容复所言后,便率领众人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会川。
他深知此时局势紧张,一回到会川,便立刻派出探子前往大理探听消息。
数日后,终于有探子快马加鞭地赶回来禀报:“启禀陛下,赫连铁树此刻正全力催动其麾下大军围攻大理!而高升泰则下令让范骅将军率领城中守军出城迎敌。”
段誉闻此消息,脸上顿时浮现出深深的忧虑之色,眉头紧蹙,喃喃自语道:“赫连铁树此次带来的乃是大批精锐之师,来势汹汹。可高升泰为何不让其子高泰明担任主帅呢?虽说范骅将军足智多谋,但要统率三军作战,恐怕还是力有未逮啊……”
原来,高湄派遣使者前去会见赫连铁树,并将大理的情形告知于他,想让他撤军。
赫连铁树连忙召集自己的心腹手下们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只见他端坐于营帐之中,环视着在座的将领们,沉声道:“原本我等计划趁着大理内乱之际,一举夺取这座富饶之城。怎奈天不遂人愿,那高泰景竟然已经身亡,致使大理的内乱迅速得以平息。”
“如今,高升泰又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表示愿意按照先前双方约定好的条件行事,即段誉所占有的会川、建昌两座城池,可以任由我方自由攻取。诸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赫连铁树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那段誉死守会川、建昌两城,他手下猛将众多,还有慕容复那个狡猾的小子在一旁出谋划策。之前咱们大军进攻会川的时候,连遇挫折,损失惨重。如今若是再次发兵攻打,恐怕也难有成效!”
一旁的萧炎听闻此言,略微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依在下之见,既然直接攻打会川和建昌困难重重,倒不如转换目标,先把大理给拿下。只要能够攻占大理,那么其他地方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时,欧阳雄摇了摇头,反驳道:“萧兄弟,咱们目前可是跟高升泰的大中国结成了盟友关系,若是就这样冒然地去攻击大理,岂不是违背了盟约吗?”
萧炎却不以为意,笑着回应道:“欧阳兄莫急,小弟倒是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赫连将军可以先修书一封给高升泰,信中就说我军此次长途跋涉而来,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并且军中粮草也所剩无几。因此希望能暂时借用一下大理的军营来休整一番。”
赫连铁树听后眼睛一亮,不禁拍起手来赞道:“哎呀呀,萧兄弟此计甚妙!若那高升泰同意将军营让出来给我们使用,那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暗中布置兵力,待到时机成熟之时突然发动袭击,一举夺下他的军营。”
“若是他不肯答应这个请求,那我们就可以指责他背信弃义,公然违背盟约,然后名正言顺地出兵攻打大理城!”
欧阳雄皱起眉头,又问道:“既然咱们已然下决心攻打大理,那么兰溪郡究竟该如何才好呢?那兰溪的守将巴天石虽然和咱们西夏一品堂关系不错,但归根结底他可是大理人士!”
“巴天石向来对高家忠心耿耿。万一他瞅准时机,趁咱们全力攻打大理的时候,从兰溪截断咱们的后路,那可真是大大的不妙啊!”
赫连铁树听后却是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此事倒也好办得很呐!威德大师现今不就在兰溪郡么?我即刻写一封密函送予他,命他暗中除掉那巴天石便是。”
赫连铁树对萧炎说道:“萧炎啊,你速速前往大理城一趟,面见高升泰。见到他之后,你就说我们西夏大军长途跋涉而来,将士们皆是疲惫不堪,急需借用贵军的军营稍作休整歇息几日。待大家养精蓄锐之后,方可继续前去围剿段誉。”
萧炎领命而去,快马加鞭赶往大理城。
他见到高升泰,并传达赫连铁树的话。
然而,高升泰一直对赫连铁树率领的大军占据着蓝溪郡一事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