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密室藏谱,暗度陈仓(2 / 2)天厨食记首页

华安定了定神,仔细翻看。这哪里是什么食谱,分明是一本记载着朝中隐秘的机密档案。每一道菜品背后,都暗藏着某个重要人物或事件的关键信息。

突然,一张夹在册子中的纸片飘落。那是小周后的字迹:

"此谱关乎兴衰,不可轻示。若见此言,请速将此谱交予杭州醉月楼苏掌柜。他知道该如何处置。记住,天机不可泄露,机缘自有定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赵庆的声音清晰可闻:"给我搜!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那个小太监!"

华安心念电转,迅速将天机谱收好。按照字条的提示,他在墙上摸索,很快找到了可以推动的砖块。

一阵机械转动声后,密室的一角出现了一个向下的通道。这显然是最后的逃生路线。

临入通道前,华安回头看了一眼长明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盏灯不简单。犹豫片刻,他取下灯座,这才发现底部还刻着一行小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是李煜的《虞美人》!这哀婉的词句,仿佛道尽了一个时代的凄凉。

顺着通道往前,渐渐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原来这里已经到了秦淮河下。通道尽头,一扇木门挡住去路。门上同样有一首词: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这是李煜的《浪淘沙》。推开木门,扑面而来的是夜风的气息。华安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醉月楼的后院。

一轮明月挂在天际,院子里的梅树在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打着这个注定无眠的夜晚。

院子里早有人等候。一个身着灰衣的老者站在梅树下,正是醉月楼的苏掌柜。

"可算等到你了,"老者说话时,眼神却盯着华安手中的长明灯,"看来老孙完成了他的使命。"

华安这才明白,原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将天机谱和长明灯一并交给苏掌柜:"这些东西......"

"不必多说,"苏掌柜打断他,"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

他取出一个包袱递给华安:"换上这身衣服,然后去码头。会有一艘商船等你,直接去杭州。"

"那小周后......"

"她已经安全了,"苏掌柜说,"等你到了杭州自然会见到她。"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有人在大声呼喊:"走水了!御膳房着火了!"

苏掌柜神色不变:"是老孙做的。他用这场火,掩护了我们的行动,也毁掉了那些可能暴露秘密的痕迹。"

想到老孙的牺牲,华安心中五味杂陈。 那些隐藏在食谱背后的秘密,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 每一步前行,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长河之上。

华安心中一痛:"老孙他......"

"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苏掌柜叹息,"在这种时候,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承担着更重的责任。"

天际渐渐露出一丝鱼肚白。这个不平凡的夜晚即将结束,但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当长明灯的光芒照亮天机谱时, 历史的真相仿佛也在一点点显现。 这些密密麻麻的...

一年后,当消息传来说御膳房的秘密档案在大火中焚毁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真相。那本天机谱在往后的岁月里,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重要砝码。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人用生命和智慧编织的一张大网。正如李煜在天机谱扉页上写的:"得此谱者,当知进退,明悟生死。"

又过了许多年,当另一个王朝走向衰落时,天机谱中记载的秘密再次发挥了作用。而这一切,或许正是历史给予后人最宝贵的启示。

"客官请进,"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月色正好,老夫已经备好了茶。"

华安转身,看见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站在月光下。老者一身寻常布衣,但气度非凡。

"您是......"

"老夫姓苏,是这醉月楼的主人。"老者微笑着说,"等你很久了。"

两人走进一间雅致的密室。苏掌柜取出一盏茶:"想必一路辛苦,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华安接过茶杯,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这味道,与小周后平日里喝的茶一模一样!

"娘娘果然说得对,"苏掌柜看着他的表情,"你很聪明。不错,这些年给宫里供茶的,正是老夫。"

华安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您就是......"

"不必说出来,"苏掌柜轻轻摆手,"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现在,把天机谱给我吧。"

华安将铜匣和长明灯交给他:"苏老,老孙他......"

"放心,"苏掌柜安慰道,"老孙是个聪明人,他不会有事。那些机关不是用来伤人的,只是为了制造混乱,给你争取逃走的时间。"

说话间,外面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