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密室藏谱,暗度陈仓(1 / 2)天厨食记首页

深夜的建康宫,寒风呼啸。

老孙拎着一盏风灯,带着华安和几个心腹在御膳房的地窖中忙碌。这座地窖平日用来存放食材,此刻却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时间紧迫,"老孙压低声音说,"赵庆那帮人已经开始搜查各处密室了。"

华安看着地窖深处那个隐蔽的暗门,心中忐忑。这扇暗门的存在,还是小周后告诉他的。按她的说法,这里藏着比《食医杂录》更重要的东西。

"娘娘说得对,"老孙一边撬开暗门一边说,"御膳房的秘密,远不止一本食谱那么简单。"

暗门背后是一条狭窄的甬道,借着风灯的光线,可以看到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是......"华安凑近细看,发现那些字迹工整有序,似乎是某种记载。

"御膳房历代的秘传,"老孙解释道,"从太祖开始,每一代御厨都会在这里留下一些东西。不仅有厨艺秘方,还有许多不能明说的隐秘。"

他用手抚过墙上的文字:"比如这一段,记载的是某位大臣的饮食禁忌,背后其实暗示着这个人的致命弱点。"

华安恍然大悟。御膳房不仅管理着皇家饮食,更是一个收集秘密的地方。através掌管御膳的人,往往能接触到许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甬道越往里走越宽,最后豁然开朗,是一间不大的石室。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个铜匣。

"这些都是历代御厨留下的重要物件,"老孙谨慎地说,"每个铜匣都有机关,打开方式都不一样。"

华安注意到,石案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一个园林的场景,但仔细看去,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似乎暗合某种规律。

"这幅画有古怪,"华安走近细看,"这些建筑的位置,好像是在指示什么。"

老孙笑了:"不愧是小周后看中的人。这幅画确实是一张地图,标注了建康城内所有的密道入口。只不过,要用特殊的方法才能看出来。"

他取下画卷,在风灯前轻轻展开:"你看这些亭子的影子,每一处都对应着城中的某个重要位置。而这些游人的站位,其实是在提示密道的方向。"

华安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这么说,御膳房不仅知道朝中大臣的秘密,连城中的密道也......"

"没错,"老孙神色凝重,"御膳房历来都是皇家的耳目。表面上是管理饮食,实际上却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他走到石案前,开始仔细查看铜匣:"当年太祖定下这个规矩,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正在快速接近地窖。

"不好,"老孙脸色一变,"赵庆的人追来了!"

华安急忙去查看甬道入口:"从声音判断,至少有五六个人。"

"来不及多想了,"老孙迅速打开其中一个铜匣,取出里面的东西塞给华安,"这个你拿着,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得到。"

"快走!"老孙推了华安一把,"顺着那条暗道走,它能通到城外的醉月楼。"

"那你呢?"

"我要留下来拖住他们,"老孙说着,已经开始布置现场,"记住,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回头。"

华安咬咬牙,转身钻入另一条暗道。身后,老孙的声音渐渐远去:"这些年承蒙陛下和娘娘看重,今日也该报答了......"

暗道幽深曲折,华安摸索着前进。铜匣贴在胸口,能感受到里面东西的分量。不知为何,这小小的匣子竟带着一丝温热,仿佛里面装着的不是普通的文件。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整个暗道都震动起来。是老孙引爆了什么机关!

"在那边!"追兵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别让他跑了!"

华安加快脚步,同时回忆着那幅地图。如果没记错,前面应该有一个岔路,右边是死路,左边才是通向醉月楼的正确路线。

果然,很快就看到了分岔路。但就在他要转向左边时,突然想起小周后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电光火石间,他改变主意,选择了右边的"死路"。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当追兵也到达岔路时,为首的人犹豫了一下:"他肯定走了左边,那边能通到城外。快追!"

等脚步声远去,华安才松了口气。他仔细查看四周的墙壁,果然在一处凹陷处发现了机关。轻轻一按,一道暗门无声地打开了。

这才是真正通向醉月楼的路!

密室四壁皆是青石砌就,透着几分潮气。 长明灯的光芒映在墙上,像是在讲述无声的故事。 偶尔有水滴落下的声音,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穿过暗门,前方豁然开朗。这是一个不大的密室,墙上挂着一盏长明灯。灯下放着一张字条:"若见此灯,则为故人。推砖可走,月下逢春。"

华安仔细检查了那盏长明灯。灯座是青铜制成,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借着灯光,他发现这些花纹竟然与铜匣上的暗纹一致。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这就是开启铜匣的钥匙。"

将铜匣靠近长明灯,借着热量,匣子表面的暗纹开始变化。随着一声轻响,匣盖自动打开。

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天机谱"三个字。翻开第一页,赫然是李煜的亲笔题字:

"天机不可泄露,食谱藏天机。得此谱者,当知进退,明悟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