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孙承宗觐见(1 / 2)崇祯辽东攻略首页

乾清宫的大殿里,朱由检默默的靠在龙椅上苦思冥想,当年刘备能三顾茅庐,为什么朕就不能去见见袁可立,只要心诚,一定能请他出仕。

想通这个关节,朱由检立马有了打算,得先问问袁可立在那里,然后直奔这个老家伙的老窝,让你想躲都没机会。

于是朱由检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让人查一下前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袁可立的老家在哪。”

“是!陛下!”王承恩说着准备出殿传话,谁知朱由检这时又加了一句,“朕指的是详细地址,要到那个村。”

“是!陛下!”王承恩说着出殿传话去了。

过了一阵,有管理文案的太监进殿给朱由检回话“陛下!袁太保家乡乃是河南睢州袁家山人士,那里十分好找,在袁家山有个陆园地,很出名的,袁太保应该住哪里。”

朱由检听了挥了挥手,示意那太监可以下去了,文案太监见了,连忙碎步退出。

朱由检在那太监走后,开始头疼,这怎么办?河南离京城千里之遥,现在可不是后世,说去,坐个高铁就到了,现在就是换马不换人也要两天才能到,所谓的六百里加急,也就这速度。

问题朕是皇帝,一旦出行,必定仪仗开道,并且太监锦衣卫随行,还要加上护卫的京营兵丁,那队伍可就庞大了,就这队伍出行,没有十天半月哪能回来?

再者,现在工厂正是关键时刻,并且朝堂也离不开朕,现在陕西在闹民变,东面又危机四伏,这时朕不在北京坐镇,岂不乱套了。

朱由检左思右想半天,硬是拿不出一个好办法,朕如果不亲自出面,估计袁可立不会出山,那能不能找个能和袁可立说上话的人,代表朕去,也许能成。

那么谁去合适呢?朱由检在脑海里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现在比较让朕看的上眼的重臣就那么几个。

王在晋?不合适,他是主张战略后撤的人,与袁可立的立场截然相反,他去了可能事与愿违。

王永光?还是算了吧,老胳膊老腿的,到了睢州估计也快散架了,就别折腾他了。

韩爌?这老家伙去了,不跟朕添乱才怪了,天天都跟朕作对,能安好心?

王象乾?朱由检想都没想,直接忽略过去,这老臣资格绝对够,他出山百分百能把袁可立叫出来,可人家王永光还能走两步,搁在他身上,估计还没出门,一激动心脏病发作,估计就死翘翘了,留个老臣不容易,算了吧。

徐光启?别闹了,人家现在忙得脚不沾地,就别给他添乱了,再说他们也不是一路人,没话可说。

对了,还有一个孙承宗,朱由检想到这里,立马觉得有戏,孙承宗和袁可立,以及李邦华都是辽东主战派,相互配合的不错。

其中袁可立最能打,孙承宗最能守,而李邦华最会供应后勤,这三个家伙当年可是在辽东叱咤风云的人物,让孙承宗去找袁可立,应该有八成把握,至于朕吗?自然要加点料了。

想到这里的朱由检心情大好,立马下旨,宣孙承宗进宫

作者按十分抱歉,在书中开头的时候,我专门查找了一下孙承宗的资料,谁知孙承宗的资料上写的1628年出任兵部尚书,是开头,没细看。

结果后面发现是崇祯二年,袁崇焕失利,这才出任兵部尚书,这时已经写了五六万字,已无法修改,大家可以看到,后面几乎没有孙承宗的戏份,没办法,我只能搁浅他的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