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高奴灾情很严重(2 / 2)崇祯辽东攻略首页

总管太监见徐光启这样说了,也不在啰嗦,赶紧去忙别的事。

徐光启叫来锦衣卫校尉,让他派出一些人,赶紧去寻找水源,那个校尉听了,知道这是急事,不敢怠慢,他连忙派出了八名锦衣卫,两人一组,出去寻找水源了。

这件事办完,徐光启想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井需要黏土,一种很粘稠的泥土,假如没有这种泥土做泥浆,钻出的井壁很容易坍塌。

这个必须到高奴县的县城去询问,那里的人多,问起来要方便的多。

于是徐光启带着几个锦衣卫到高奴县打听那里有红土,走了大概有一个时辰,来到了高奴县城。

进城的时候,有巡检司的衙役查验路引,徐光启让锦衣卫上前搭话,告诉他礼部尚书徐大人到了,让他快去给县令通报。

那衙役听了吓了一跳,连忙跑进县城去禀报。

过了一阵,高奴县令带着一众官员来到城门,见了徐光启连忙叩拜,这时徐光启已经换上官服,对高奴县令回礼,示意起身回话。

高奴县令得知徐光启是赈灾大臣,自然巴结起来,他客气请徐光启进城,没一会,徐光启坐在了县衙的主位上,开始询问高奴县的灾情

作为灾区的县令,自然不能表现的兴高采烈,他愁眉苦脸的介绍起高奴县的情况“本县是陕西最为严重的灾区,这里除了沿河一带,还勉强靠河水灌溉,其他地方全部干旱,去年又是颗粒无收,灾情十分严重。”

徐光启知道山陕灾情严重,这里已经连续七八年干旱,要说灾情不严重,那绝对是假话,所以他认同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去年户部给你们这里拨了救灾粮,可都发放下去了?”

作为赈灾大臣,自然要询问救灾的情况,高奴县令也要必须回答“发是发下去了,可是根本不够,要不县城外面的百姓也不会民变,去年几个匪徒纠集一帮灾民,都打了几次县城,要不是下官处置得当,只怕县城已是一片哀鸿。”

徐光启一听,这已经很严重了,怎么朝堂没有提起过这些情况,难道地方没有递奏章,想到这里,徐光启问道;“高奴县既然灾情如此严重,给朝廷上疏了吗?”

高奴县令听了,顿觉冤枉起来,他委屈的说道;“下官从去年上任以来,已经给朝廷递了三份奏章,怎么能说下官没有上疏啊。”

一定有人隐瞒不报,徐光启听到这里,立马明白怎么回事,于是他又问道;“奏章都递到那里的?”

“下官根据规制,都递到延安府。”高奴县令如实答道。

徐光启知道高奴县令说的没错,根据规制确实如此,县级官员把奏章递到州府,再送布政司,在通过驿站送到通政司,这个流程下来,到底是谁截留奏章,这还真不好说。

有喜欢就收藏、推荐,谢谢,今日四更,最晚的在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