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工匠站在黄河岸边,激动地指着那汹涌澎湃、一路奔腾而去的黄河水,口中滔滔不绝地向朱标阐述着自己精心构思的治水理念:“殿下您请看呐,依微臣之见,当下治理黄河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便是采用‘束水攻沙’之法。这黄河犹如一匹脱缰的狂野烈马,肆意狂奔,若要彻底驯服它,让其乖乖听从我们的指挥,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说罢,他又快步走到摊开在地上的那张巨大地图前,伸出手指准确无误地点在了上面标注出的几个关键节点处,接着说道:“殿下,咱们务必要在这几处紧要之地筑起坚固高大的堤坝,将河水分流疏导至其他支流之中,同时还需对现有的河道予以大规模的疏浚清理工作。如此这般双管齐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泛滥成灾的问题啊!”
朱标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双手背负于身后,微微仰起头,凝视着远处波澜壮阔的黄河水面,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始终未曾舒展。他心里非常清楚,王工匠所言句句在理,确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治水良策。然而,这其中所面临的种种艰难险阻以及所需耗费的巨额人力和物力资源,却令他感到忧心忡忡。毕竟想要完成这样一项规模空前浩大的工程,其难度简直比登天还要困难许多倍。
沉默片刻之后,朱标终于缓缓开口问道:“那么,按照你所说的这个方案去实施,究竟大概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听到太子发问,王工匠连忙低下头,开始认真仔细地掰弄着自己的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地计算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抬起头来,一脸凝重地回答道:“回禀殿下,据微臣初步估算,如果要确保此项治水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起码需要征调至少十万名身强力壮的民夫参与施工劳作,此外还得筹备不下百万两白银作为经费开支才行啊!”
话音刚落,四周原本鸦雀无声的一众官员们顿时忍不住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显然,对于这样一个天文数字般庞大的人力和物力需求,所有人都深感震惊不已。
朱标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看到黄河泛滥时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他知道,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黎民百姓,这笔钱,必须得花!
朱标心事重重地回到工部衙门后,便径直走向书房,朱标焦躁不安地在房间内来来回回踱着步。而此刻,王工匠所提出的那个方案就如同一片阴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心头上,并不断地盘旋着、翻滚着。
这个方案实在是太过大胆和激进了,如果稍有差池导致失败,那后果简直就是不堪设想。且不说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和影响,光是如何向父皇禀报并解释这件事情,都足以让朱标感到头疼不已。
“到底要不要去做呢?要做吗?不做吗?……”朱标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活脱脱像是一个坏掉的复读机一般,反复念叨着同样的话语。
就在这时,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朱标突然猛地一下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只见他的双眼之中,瞬间闪过了一抹决然之色,同时口中大声吼道:“罢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既然如此,那就拼一把吧!”
话音刚落,朱标便毫不犹豫地高声呼喊起了王工匠的名字。
听到召唤的王工匠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一路小跑着冲进了书房,然后躬身行礼问道:“殿下,不知您叫小人前来有何吩咐?”
朱标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之后,斩钉截铁地对王工匠说道:“你的方案,本太子批准了!但凡是你实施此方案所需之物,只管开口向本宫讨要便是,本宫定会全力以赴给予支持!”
王工匠激动得浑身颤抖,治水是他毕生的梦想,如今终于有机会施展抱负了!他立刻召集人手,按照方案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黄河沿岸的景象也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一座座堤坝拔地而起,一条条河道被疏浚清理,原本浑浊不堪的河水逐渐变得清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