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渊登基大典的那一天,阳光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整座都城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着新皇的登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苏渊身着华丽的龙袍,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俯瞰着下方的臣民,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他深知,自己接过的不仅是皇位,更是大乾王朝的荣耀与责任。
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苏渊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而又温和。他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缓缓开口:“朕既承大统,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如今我大乾虽繁荣昌盛,但仍有诸多可提升之处。朕听闻,在我朝偏远之地,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诸位爱卿,有何良策以解此困?”
礼部尚书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在各地增设官学,选派优秀的教师前往任教。同时,朝廷可提供一定的补贴,鼓励民间兴办私塾,如此双管齐下,或许能改善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
苏渊微微点头,目光看向户部尚书:“教育之事,需耗费大量钱财,户部可做好经费预算?”
户部尚书连忙应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合理调配财政,确保教育经费充足。”
苏渊满意地说道:“此事就交由礼部和户部共同负责,务必尽快落实,让每一个大乾的孩童都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
朝会结束后,苏渊便开始着手推动教育改革。他亲自审阅选派教师的名单,确保每一位前往偏远地区的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同时,他还下令在京城设立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苏渊的大力推动下,大乾各地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纷纷走进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而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名叫林风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林风自幼聪慧,对知识充满渴望,但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未能接受系统的教育。如今,得益于苏渊的教育改革,他终于有机会进入学堂。林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异常刻苦,成绩在学堂中一直名列前茅。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风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他不仅在文学方面表现出色,对科学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林风接触到了皇家科学院发布的一些科技成果资料,从此便痴迷于科学研究。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林风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和热情,便将他推荐给了当地的官府。官府又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苏渊得知后,对林风十分关注,下令将他召入京城,进入皇家科学院深造。
在皇家科学院,林风如鱼得水。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者和科学家们交流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一次科研项目中,林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一种特殊的磁场原理,制造出一种能够快速传递信息的装置。这个设想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对他的想法表示怀疑,认为这过于荒诞,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林风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设想是可行的。在苏渊的支持下,他带领着一个小团队,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他们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这种信息传递装置。这个装置可以通过特殊的磁场波动,将文字和图像等信息快速地传递到远方,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苏渊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他亲自来到皇家科学院,观看了信息传递装置的演示。演示结束后,苏渊激动地对林风等人说道:“你们的发明意义重大,它将彻底改变我大乾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信息传递装置,让它造福于每一个大乾百姓。”
在苏渊的推动下,信息传递装置迅速在大乾各地普及开来。商人们可以通过它快速了解市场行情,官府可以更高效地传达政令,百姓们也能够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大乾的社会运转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就在大乾国内一片欣欣向荣之时,国际形势却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南方的一个岛国 —— 扶桑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内部变革后,国力逐渐增强。扶桑国的统治者野心勃勃,妄图称霸周边海域,对大乾的海上贸易航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他们的海盗船频繁出没,袭击大乾的商船,抢夺货物,杀害船员,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苏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他立即召集兵部和礼部大臣商议对策。兵部尚书气愤地说道:“陛下,扶桑国如此嚣张,臣建议立即派遣水师出征,剿灭这些海盗,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礼部尚书则冷静地分析道:“陛下,战争并非轻易可发动。扶桑国虽小,但水师实力不容小觑。且贸然开战,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干涉。臣以为,可先通过外交途径,向扶桑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他们停止海盗行为。若他们拒不接受,再考虑军事行动。”
苏渊沉思片刻后,说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扶桑国,表明我大乾的立场和态度。同时,兵部立即加强水师的训练和装备,做好战斗准备。若扶桑国仍不知悔改,我大乾水师必将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乾的使者带着苏渊的国书,踏上了前往扶桑国的征程。在扶桑国的朝堂上,使者义正言辞地宣读了国书,谴责了扶桑国的海盗行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大乾商船的袭击,并赔偿损失。然而,扶桑国的国王却态度傲慢,对大乾的要求置若罔闻,甚至扬言要让大乾见识一下他们的厉害。
使者回到大乾后,将与扶桑国国王的对话如实报告给了苏渊。苏渊拍案而起:“既然扶桑国如此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我大乾不客气了。传令水师,出击!”
大乾的水师在将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驶向南方海域。双方舰队在海上相遇,一场激烈的海战就此爆发。扶桑国的水师虽然装备精良,但大乾水师凭借着丰富的海战经验和顽强的斗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