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捕鲸(1 / 2)黑魔法三国传首页

石头一大早就赶到了一个专门的大型工坊内,咧着嘴开始磨着石头粉。哪怕倒进石磨的石头粉已经很细了,石头依然觉的还需多磨几次,再过筛。

半个月前,还在石匠工坊加工地板青石块的石头看到负责淡水城管理的警备司人闯进来还吓了一跳,直到一个名叫牛蛋的大官跟自己说清楚,需要自己石匠的手艺去另外一个地方,而且待遇更好时,石头才笑开了花。

这些天石头也搞清楚了,只要做出大官需要的东西,石头就可以分到一栋最好的住宅,而且每个月有一两白银的月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喜事。

虽然石头也搞不清,做的那怪模怪样的东西到底是干嘛用的,可是并不耽误石头想要做的更好。

做出来的东西足够好,大官看了喜欢,那自己的待遇才稳,这个简单的道理石头自然是明白的。

对于不准带出这个工坊的那个物件图纸,石头每天都看,早就烂熟于胸了。石头对于能否造出这个东西,现在把握是挺大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是否能承受图纸上标注的那么高的温度。

为了保险起见,石头申请了玉石,火烧石,石英石这三种最耐高温的石头来磨粉。这是石头祖祖辈辈从事石匠行业得出的经验,从开山取石先火烧,再浇水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至于胶水,这个是最简单的,用糯米熬制的浆糊就能很好的粘合石头粉末,而且还干的快。

里面的结构,石头开动了脑筋想了个简单的办法,如果以后还需要做的话,还能用的上。那就是先用石头雕刻出那个像根一头堵住,有点奇怪的管子状的东西。然后精细打磨抛光,等弄好了粉末,放上去直接一压就完事。

由于石头不认字,也看不懂尺寸,所以陈星宇采取的是笨办法,那就是画了一张一比一的大图纸在木板上,石头只需按一模一样的大小做出来即可。反正就算浇筑出来的火炮有细微的尺寸误差也可以打磨修整,而且前装滑膛炮要求也没那么夸张。

石头不知道的是,其实陈星宇已经吩咐了两个老兵,武艺高强,精明灵活的对石头进行了暗中保护和监视。一个是防止石头出什么意外,二个是怕石头泄密杜绝石头跟一些不明人员接触。

当然,如果石头自己本身如果背叛的话,那么这两个老兵将会毫不犹豫的用一切手段把石头杀了。这不能怪陈星宇心狠手辣,只是火炮太重要了。就连火药的配比,陈星宇都是亲自操刀的,负责加工提纯的人并不知道用途。

其实按道理,给火炮开模这种事陈星宇最好是亲自参与的,因为在汉朝这个时候,整个世界估计也就陈星宇相对了解火炮是什么样子。可是陈登的忽然到来,并且加入让陈星宇不得不亲自接待。

是的,陶谦在不久前终于病逝了,整个陶谦留下的遗产全部落入了刘跑跑的手里。陈登原本就有点不喜刘跑跑,经过一翻仔细观察后,觉的刘跑跑挺虚伪的,所以陈登就坐上了帆船,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夷洲。

给陈登接风洗尘后,陈星宇直接委任陈登为农业司司长,对整个夷洲的农业种植,扩展,规划,仓储负责。

当然,夷洲不管是种植的类型还是模式,都跟大汉的农业模式有了不小的差距,为了避免陈登理解错,陈星宇只好亲自陪同陈登下到田间地头实际讲解。

再加上另外的事务也需要陈星宇的参与,这就导致了石头这边开模只能先让石头自己琢磨了。好在石头是个机灵,技术过硬的小伙,连陈星宇都不知道,石头已经想出了制作模具的办法。

跟石头的开心一样,赵三狗最近也是乐的不行。不为别的,因为他赵三狗的座舰换了,换成了比整个夷洲帆船都大,都结实的一艘帆船:捕猎者一号。

带上自己原本帆船上的原班人马,又增加了十多水手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后,赵三狗被正式委任成为了渔业司下属捕猎者大队的队长,也是正式有职务的人了,这让赵三狗兴奋了好久。

咸湿的海风掠过赵三狗粗糙的面庞,他扶了扶腰间新配的铜制令符。这枚刻着"捕猎总司"字样的令牌还微微带着赵三狗的体温,就像他脚下这艘刚刚下水的捕猎者一号,一切对赵三狗来说都是新的开始。

干干净净的甲板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不断有实习水手趴在甲板上仔细洗刷着。三根主桅上十二张软帆吃满了东南风,舰首龙骨劈开浪花的脆响如同裂帛。从赵三狗已经十分丰富的航海经验来看,这航速比原本的三桅船快多了。

三根主桅和横桅上,前后攀爬网上有新来的水手在进行练习,如何快速爬上桅杆对船帆回收,释放,这是对水手的基本能力要求。如果不好好掌握在不断摇摆的帆船上攀爬,那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水手。

"左舷前面!"前桅了望台上的王铁头突然扯着破锣嗓子喊起来,"队长,在三点钟方向,发现有喷水雾!"

整艘船上的水手像被钢针刺中的兔子般骤然绷紧。因为所有水手都知道此次出海的任务,那就是捕杀一只在他们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巨型鱼类,鲸鱼。长期航海的水手自然是见过这玩意,一开始还误以为是鲲。

更有些迷信的水手,在碰到鲸鱼的时候就会跪下磕头,祈求自己风调雨顺。直到后来陈星宇三番五次进行了科普,这些水手才知道这玩意也是一种鱼,只是长的个头特别大罢了。可是一想到这次要来捕杀,还是忍不住有点紧张。

赵三狗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船首,伸长脖子向王铁头说的方向一看,翻涌的白浪间,一抹深灰色的背脊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