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恭敬的汇报着。
经历了昨天到今天的杀戮以后,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朱由检说杀谁,东厂就杀谁。 绝无二话!
听完了锦峰和王承恩的汇报。
朱由检点了点头,继续给两人部署着。
“昨晚给你们分配的1万人,都可以作为基础的骨干人员。” “身为朕手中的两把刀,作为朕的眼睛和耳朵。”
“这些人员还远远不够。”
“未来我大明帝国,可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地盘。” “锦衣卫和东厂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打探和监视。” “以目前的人员为基础,可以招收更多的人手。”
“别说是1万人。”
623“哪怕是10万人,朕也不嫌多。” 朱由检气势蓬勃。
锦衣卫,东厂各十万人,他确实不嫌多。 毕竟未来的大明,格局和地盘必须扩大。 人手不够,该怎么为他这个皇上监视。
“10万人!”
“ 嘶 !
王承恩听到了朱由检说出的人数,心里忍不住的倒吸一 口凉气。 就算是东厂和锦衣卫最巅峰的时候,总共加起来也没10万人。
可现在。
自己家的皇上要让他们,分别招收10万人。 这加起来就是20万人了。
每年光花在东厂和锦衣卫身上的银子,简直是不计其数。 皇上的格局也太大了吧!
不过。
一想到自己家皇上,举行的一系列变革。
王承恩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提升了不少。 小小的震撼一波以后,他迅速的回过神来。 “皇上圣明!”
“请皇上放心,奴婢一定把工厂的人扩充到10万人!” 王承恩信心十足。
在朱由检的面前,他正在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旁的锦峰紧随其后:“皇上,我们锦衣卫也一样。” “按照皇上的吩咐,尽快的把人员扩充到10万人。”
“为皇上监视住,大明的每一寸领土。” 锦峰的语气之中带着兴奋。
手中掌控10万人,监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
这对于他这个指挥使来说,那是多大的荣耀。 听出了锦峰心里面的兴奋。
斗志昂扬的王承恩,只觉得自己也热血沸腾。 他也同样想象得到。
东厂拥有十万人的时候,将会有多么的辉煌。 听着两人的承诺,朱由检迅速的开口说道。
“很好!”
“朕就看着你们锦衣卫,还有东厂的表现了。” “对了。”
“户部的税务衙门即将开办。”
“你们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平日里都照看一番。”
“但凡是有那些不懂事的,联合税务衙门一起拿下。” “该杀的杀,该罚的罚。”
“这可是我大明的经济来源, 一粒沙子也容不得。” 朱由检最后叮嘱了几句。
王承恩和锦峰一脸恭敬。 “明白,皇上。”
“奴婢(微臣),这就交代安排下去。” 回复完的两人,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宫殿。
催促王承恩和锦峰离开以后,朱由检换上了便服。 带着十名小太监,缓缓的走出了皇宫。
他这一位皇上,可不会只坐在宫里等手底下的人汇报。
皇宫外~
京城街道~
走出宫的朱由检,耳朵边传来了各种声音。 老百姓们议论着,周延儒等人被杀的事情。 供销社的分店,有大量的人员排队。
户部安排的税务衙门办公地点,也有人开始宣传起来。 整个京城,在一系列的变革之下。
一群百姓们应接不暇, 一个个的议论纷纷。
每一个都满脸笑容的讨论着,好一副热闹的场景。 带着小太监的朱由检,率先来到了税务衙门。
此刻的税务衙门口。 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挑选出来的税务人员,正在高声的宣传。 “朝廷新出征收商业税政策!”
“只要交了税,就可以获得商业牌照。”
“有了商业牌照以后,可以享受朝廷的庇护,再也不会有任何人敢收你们的钱。” “谁要是收钱,直接到税务衙门汇报,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直接拿下。”
“各种各样的福利,让你们的税收交的值。” “ 但是 。 ”
“如果没有商业牌照,还要经商的。”
“一旦被查到的话,轻则罚款,重则关入牢房杀头。” “当然了。”
“你们交的商业税,将会被用作为大明基础设施建设,军队建设等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一起积极交税,领取牌照,让大明更加繁荣。” 税务人员的众多宣传, 一群百姓们听清楚了。
交了税有牌照,还有各种朝廷的福利。 没交税没牌照,不能做生意。
不少的商户,以及想要做生意的人员,早就想清楚了。 征收商业税的事情,前两天就传出来了。
他们早已经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
今天杀了那么多的官员,连皇亲国丈和勋贵都杀了。 人,全部被枪毙。
再加上众多的奸商,通通被锦衣卫和东厂抄家。
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摆放在面前。 这都是警示的案例啊!
他们这些没被抓的商人,可不想被锦衣卫和东厂找上门。 因此。
在一番宣传之下,不少的商人根本就没带犹豫。 一个个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在税务衙门排队。
“大人,大人。”
“我要交税,我要交税。”
“交税光荣,为朝廷做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商户应该的。”
一群排队交税的商户们,兴奋的向周边的人宣告着。 眼看着有人带头交税。
其他人员也不再犹豫,立刻热情的进入交税环节。 现在主动交税,还能够博得朝廷的好感。
虽然要付出一部分银子,但至少不用担惊受怕的。 有了税务衙门当靠山,也不用害怕其他人收钱。
不管再怎么说,这些都是值得的。 商人们踊跃的行动起来。
一个个按照自己的收入,开始填报交税名单。 交完税以后。
税务衙门的工作人员,颁发一张又一张的商业牌照。 牌照上盖着税务衙门的印章,有着独特的辨认标志。
任何人想仿制,也仿制不了。 大明的第一份牌照。
正面写清楚了各个商人的姓名、行业、以及店铺地址。 后面写了一些福利,以及交税的宣传标语。
虽然简陋,但各种信息一应俱全。
拿到了牌照的商人们,走出了税务衙门以后。 一个个也主动向周边的人,大声的宣传着。
“拿到了,拿到了!”
“我拿到了第一份牌照,编号一!” “哈哈哈!
“醉仙楼,作为拥有大明第一份牌照的酒楼!” “欢迎各位常来!”
“我们张氏布庄,拥有大明第二份牌照。”
“欢迎各位父老乡亲,亲朋好友多多关照。” 不得不说。
一个个商户都是人精。
拿到了相应的牌照以后,顺便宣传自己家的产业。 其他人也有模有样,也快速的宣传起来。
税务衙门都快要,成为这些人的宣传之地了。 如果不是有锦衣卫,还有东厂和士兵盯着。
恐怕这些人在百姓面前,还要好好的宣传一番。
对于众多商户来说,这商业税交的实在是太值得了。 可以按月,或者是按年交税。
本以为商业税很高,他们都做好被大宰一顿的想法了。 万万没想到。
每个月、每年交的那些税,完全是一个惊喜的价格。 以往那些地痞流氓、各官府人员,都需要上下打点。 杂七杂八上交的银子,比现在的税收还贵上好几倍。 现在交了税以后,就不用再交其他的银子了。
众多商人的心里面,那叫做一个美滋滋。 眼看着一群商户的宣传。
围在税务衙门的众多百姓们, 一个个眼里也冒着光芒。 特别是那些想做生意的,此刻也越发的积极起来。
一 时之间。
整个税务衙门,被围得水泄不通。 大量的百姓们,都嚷嚷着要交税。 看着众多疯狂的商户。
一群百姓们对视了一眼,语气中都带着几分调侃。
“这一个个的商人,交税也太积极了。” “嘿呀,能不积极吗。”
“没看到那么多官员和奸商,都被朝廷杀了吗。” “这可是朝廷出台的政策,不交税就得死。”
“再说了,交了税还有众多福利。” “傻子才不交呢!”
交商业税,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又一个热点。 税务衙门的开办,带动了大明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