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请问,文坛现在服了吗(1/10求首订)(1 / 2)激荡1979!首页

魏明宿舍里,四个人正围着一根肘子大快朵颐。

天福号的酱肘子都是精选过的肉满膘肥的猪肘子,讲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到口酥嫩,在京城算是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老字号。

肘子虽大,但根本经不住四个大小伙子造。

当只剩骨头时,魏明看了看自己价值不菲的全钢魔都表,起身抹抹嘴:“彪子,该上班了,小梅你收拾收拾。”

彪子直呼遗憾,因为要上班,只能吃两口,却不能喝两口,当然,最遗憾的还是这次进城没遇到见义勇为,明哥也不灵啊!

刚上去,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当代》编辑白舒荣。

“白编辑,这么老远,有啥事你打个电话就行。”

“那不成,亲自来才能显出我们的诚意嘛,”白舒荣道,“我已经请示过主编了,他同意了你的要求,只要12月之前能完稿并通过三审,第三期的版面就留给你。”

一个多月,这个时间对于魏明非常充裕了。

白舒荣其实很想问问魏明创作《二牛》背后的心路历程,也很想告诉他,编辑部上下都对这篇赞不绝口,觉得像是写了几十年的老笔杆子,严文景主编更是高度赞扬:这是一篇噬咬心灵的作品。

不过见魏明要去上班了,白舒荣只来得及问一句:“你还没告诉我新作的名字呢?现在有名字了吗?”

“哦,已经确定了,叫《牧马人》。”

“牧马人~”白舒荣念了两遍,然后乐了。

鸭、牛,还有《收获》的那篇据说是写驴的,现在又有一个马,这个农家少年好像是跟家禽家畜较上劲了。

白舒荣一走,彪子立即总结了一个规律。

“明哥,你的编辑是不是都是女的啊?”

魏明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好像还真是。”

彪子羡慕道:“明哥,你女人缘可太好了!”

魏明摇摇头,女编辑有啥用,都是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老大姐,连一个大八九岁的大姐姐都没有。

随后他们先是在女生宿舍外面转了一圈,然后进入男生宿舍楼巡逻,然后两人就被包围了,领头的就是陈健功。

“魏明同志,能聊聊《二牛》的创作背景吗?”

一天时间,《二牛》的名声已经传遍77、78、79级系,可以说一句火遍三届。

魏明:“这不太好吧,我们正工作呢。”

“那你们巡你们的逻,我们跟着你总可以吧。”

于是这群热情的大学生开始跟在魏明身边,听他是怎么创作《二牛》的。

很显然,跟《鸭先知》那种小品文相比,《二牛》在人性深度上的挖掘成功俘获了这批年轻的读者。

“这其实是一次二创,我也是根据沂蒙山当地的一个传说写的这篇……”

走了差不多一个钟头,魏明也说了一路,满足了对《二牛》背后故事好奇心的读者们这才散去,只有一个刚刚在外围游走的刘振云凑了过来。

看他衰衰的表情,魏明问道:“怎么,难道我教你的法子没效果?”

刘振云摇摇头:“我跟同学打听了,那巧克力太贵,所以我想我想……”

魏明紧张地后退了两步,他不会是想找自己借钱吧!

刘振云:“所以我想投稿赚钱。”

魏明又向前两步,释放宗师气场:“哦,你想写?我教你啊~”

刘振云摇摇头:“我想写一篇评论《二牛》的文章,我有预感,接下来文坛肯定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我写快点,说不定能赚一笔稿费,哪怕只有最低的千字两块,也够我用了。”

他来就是想告诉魏明,写完了给他指导指导,看他分析的对不对。

让原作者指导你写的点评他作品的文章,老刘,真有你的!

~

刘振云这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远在平安县一中的臧可否老师就只能闭门造车了。

作为魏明的语文老师,他非常关注魏明的这个中篇,一大早就把杂志买了回来,路上就开始看,越看越震惊。

和《鸭先知》的游戏态度不同,这篇《二牛》剖开了血淋淋的人性外壳,轮番登场的流民,土匪,鬼子,看得人血压上蹿下跳。

来到办公室的臧可否忍不住跟其他语文老师分享并探讨这篇。

大家的一致观点就是,这是他们的水平写不出来的,甚至差得很远。

“小臧,这真是你那个学生?确实不是重名?”

“当然不是重名了,没见后面都介绍了,年18,衡州人士,”臧老师道,“他的进步我也很震惊,不过后来一琢磨,其实不是他进步有多快,而是作文有字数和主题的限制,严重限制了他的发挥而已。”

臧可否,年28,脑补星人。

“看来咱们衡州又要出一个大作家了!”一个女老师道。

“那他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一位老教师酸溜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