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中。
伴随着夏元吉将两人心中,真正的担忧和意图原由说了出来。
于当下别院中,空气仿佛突然凝固了。
不得不承认,作为永乐大帝的心腹,金忠也好、夏元吉也罢,不管是平日里的行事作风,以及当下发生这等大事,两人对于朝廷和朝堂形势的考量。
夏元吉和金忠两人,算是真真正正的没有辜负朝廷赋予两人的信任和权力,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应有之本心和本意,比之那些个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是行腌脏之事的那些个臣子,不知好上了多少倍,说真的、朝堂上多数臣子,简直跟两人提鞋都不配。
两人也是真正的,算是彻彻底底的尽到了,身为朝廷臣子、享受朝廷俸禄,为朝廷尽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臣应有之职责。
不过这些个话,这些个事情。
虽然两人说的异常的有道理,也完全没有分毫的私心。
但是落在太子朱高炽的耳朵里,却是更加的坚定了,他心中的方才与之朱高煦细谈,未能够下定的决心,或者说是弘扬新学的信心。
原因无他。
因为夏元吉和金忠两人的这一番担忧和缘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是极为直白的告知,偌大的大明天下,看似是他们老朱家的天下。
但这一切却不过是明面上的,可暗地中、偌大的大明疆土,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非是老朱家,而是在这片土地上,流转传承上千年的乡绅和士族。
其实这样的说法,夏元吉和金忠两人的回答,与之朱高煦之前一直强调的事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谁掌握了田地、谁掌握了消息,谁对于百姓,对于整个天下就有着足够的话语权。
不过
还好,还好,一切都来的及。
一切的一切,非是没有改变的可能。
毕竟此间乃是大明的第二世,皇权还未真正意义上的走下坡路,军权还未落旁,还老老实实的握在他们老朱家的手中,同时不管是永乐大帝也好、亦或者他们三兄弟也罢,都还年富力强,也有这个能力,能够彻底压下和镇住整个天下。
倘若是再任由,这些个混账东西捣鼓,任由这些个所谓的名流学士,一直教导弟子、让他们肆意妄为的话,同时享受朝廷赋予的特权、不停的欺压百姓,让他们老朱家给这些个人背黑锅。
伴随着时间越长,老朱家在天下百姓中的印象越来越差,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的,百姓真正的活不下去、过不下去的时候,那么才真正的无力回天了。
并且他们老朱家的后世之君,纵使还端坐于帝王的宝座上,怕也将只能够是沦为给别人背黑锅,任由别人摆布的傀儡皇帝,届时才是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为此。
在朱高炽看来,这程朱理学的位置,以及这些个干腌脏之事,欺压百姓、激起民怨和民怒,让他们老朱家黑锅的文臣官员,全部都应该好生的动一动,好生的收拾、收拾他们一顿,给他们好生的长长记性。
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这般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朱高炽当下,也算是彻彻底底的明白,为何在说着这些个事情的时候,朱高煦总是会说,‘时间不够了、宜早不宜迟、绝对不能够再拖’,等等的一系列话语。
以往的时候,朱高炽的心中,或多或少还是会有着些许的防备,担心朱高煦此举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小心思在里面,存了什么他所不知道的意图。
但当一切事情被彻底说开,并且这些个话语,以及危机,非是从朱高煦的口中说出,而是从他真正意义上的铁杆粉丝,夏元吉和金忠两人的口中说出。
此间的意义,此间的含义,则就完完全全的不一样。
更加能够让朱高炽给听进去,同时心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小心思和小算计在里面。
为何?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朱高炽的心中,不管是金忠也好、夏元吉也罢,两人都是妥妥的他这一派和永乐大帝这一派的人,倘若不是有眼前两人的存在,他这个太子之位,能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落到他的脑袋上,还真的不一定呢!
为此,在朱高炽的心中,眼前的两人,百分之百不可能倒向朱高煦,既然不会倒向朱高煦,那么就不存在着某些有的或者没的的算计在里面,那么所言的话语,也就值得他去听和去信。
见着场中,闻之言语陷入沉默,面色神情阴晴不定的太子爷,夏元吉和金忠两人,以为太子爷这是把自己两人的肱骨之言给听了进去,此间也是不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被提起的心也总算是放心了来。
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紧跟着,金忠又再次开口,继续加码、继续下了一剂猛药,想要趁着当下趁热打铁,转变太子爷心中的想法,能够让眼下的事情,平稳的度过去。
“太子殿下.”
“倘若真的让汉王殿下肆意妄为,真正的对朝中的文臣动手,同时也对天下读书人应当享有的特权和权力动手的话。”
“先不说咱们朝廷有几成胜算,纵使咱们朝廷真的能够将这些个乡绅士族给碾碎,但是那也仅仅是他们这些个乡绅士族的力量而已。”
“如若这些个乡绅士族,真正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彻底摒弃前嫌,目的达到空前的一致,直接同一时间转投其他藩王的怀抱,又当该如何处之?”
“太子殿下.”
“您要知道,除去汉王、赵王、你们这一系,非是没有别的藩王存在。”
“而您那些个长辈或者说叔叔,存活下来的藩王中,可都是非等闲之辈,并且非是对于这天下没有任何的想法,只不过之前与陛下角逐天下的时候败了而已。”
“一旦那些个乡绅士族全部倒戈,投入某个藩王的怀抱,此番所带来的后果,则将是完完全全没办法估量的。”
“那么这一场浩劫,势必比之之前的靖难,怕是更加的惨烈和残酷。”
“为此。”
“臣等,斗胆恳请太子殿下,为江山、为万民,此事斟酌三思啊!”
“万万不可、由心由意行事。”
“不然真的可能会,悔之晚矣。”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够狠辣。
或者说这样的话,根本不应该从一个臣子的口中说出来。
因为此言,几乎可以说算是明着挑说、挑拨、离间天家的亲情、离间天家骨肉,挑起天家争端和天家的内斗战争。
要知道,一旦真的被扣上,挑拨天家亲情,离间天家骨肉,依照大明的律例和律法,这可是妥妥的满门抄斩,直接灭九族的重罪啊!
说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