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桢众人回归雁门关不久后,关于众人的战绩就传遍了整个军营。
“卧槽,听说了吗,张远带领的斥候小队立下大功了!”
“废话,这么大的消息当然听说了,张远的带领的斥候小队不但探查到敌军踪迹,还参与了围杀,据说个个都立下不小军功呢!”
“是啊,真羡慕,他娘的元军藏得太深了,想找他们太难…张远他们运气也是好!”
“你懂什么,这不是运气,听说张远的队伍中出了个天才斥候,侦查探测技术超高,
好像叫什么…朱六郎的吧。”
“咦!咦!是他…不是传他是个神箭手,可开五石弓,百米内箭无虚发,一篓箭矢射完,没有一箭是射空的。怎么又成了天才斥候?”
“啊…这…难道是谣传?不然怎么有人如此全才?”
“也是!”
“……”
雁门关内原本庄严肃杀的气氛随着朱桢众人的回归而得到活跃,将士们议论纷纷。
大多是羡慕朱桢众人能立下军功…
毕竟军功代表银子,代表升官,代表回去后能盖房子,娶媳妇呢…
大多数士兵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立下军功,拿到赏银,
回家盖房娶媳妇再生个大胖小子,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
而此时的中军大营中,徐达听完韩邵的讲述,陷入长久沉默。
半晌,徐达才摆摆手:“按军功赏赐下去,别让兄弟们寒了心。”
韩邵拱手领命。
直到韩邵离去,徐达才抹了把脸,嘴角逐渐扭曲:
“啊啊…这小子怎么越来越优秀了?
学习能力怎么这么强?
箭术怎么如此高超?”
外面站岗的两名亲卫听着营帐内大将军的惨叫声,面面相觑起来。
…
很快,对朱桢众人的赏赐下来了。
此战,张远指挥得当,任人唯贤,充分发挥了朱桢的斥候天赋,找到了敌军。
又沉着冷静不贪功,有序撤退,
后及时将情报传达,并且参与围剿,斩敌五人,
升任千户!
朱桢探查侦测有功,参与围杀,斩敌二十五,
直接升任百户官。
朱棣升任小旗。
其余小旗升任总旗。
众人皆大欢喜,围着篝火喝酒谈天论地。
当然,朱棣是有些闷闷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