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所知,许多家公司都曾经联系过这支乐队,希望与这位创作人进行合作,但是,他们却拒绝透露任何的信息。”
她之所以这么紧张,是因为他们作为业内资源最为丰厚的团队,却连一个创作人的身份都没能够扒出来,已经算是工作上的失误了。
她紧接着补充道:“当然,我们也考虑过,会不会是某位创作人的化名,但是我们询问了多位词曲创作的名家,他们均表示不是,也不认识这位‘山与海’。”
毛佩瑶的眼神中流露出玩味,轻点螓首——所以,这是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创作人?
作为一代天后,圈内的哪个创作人不识?又有哪个创作人,胆敢隐瞒呢?
由此可知,既然连她都得不到答案,那只能说明,这个“山与海”必然是一位新人作曲家。
然而,在这个所有人尽皆追名逐利的时代,居然还有人不愿意将已然成名的功利收获?是淡泊名利,还是别有所图呢?
毛佩瑶没说话,深切地思考着这位创作人行事的缘由,然而,却终是不解其意。
小珍将桌上食完的碗筷摞好,小声询问道:“那需要我们的团队去拜访一下那支乐队吗?我相信,如果面谈的话,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毛佩瑶轻摇头,既然各大公司早就上门探寻过,可到现在却还是没有任何消息,那只能说明,这个创作人本就想要刻意地隐瞒身份。
并且,她需要观望,现在还不到时候——因为,这仅是一首歌而已。
乐坛里昙花一现的天才创作人不计其数,大多都是写出了一两首好歌,继而便泯然众人矣。
她从来都信奉一个理论:人的一生,每个阶段的灵感总量,其实都是一样多的。
而天才,不过只是透支了后续的灵感,并将它们提前汇聚在了某一时刻而已。
她的信奉不是没有缘由,因为曾经与她合作的几位创作人,现在都已经写不出什么好歌了。
现在的她——资源、人脉、唱功、人气等等,寻常歌手所渴求的一切,她都不缺,而唯独缺少的,便是足够好的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早已实现了所有歌手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而现在所要追求的,便只是能够留下些什么。
比如,一首足以传世的金曲。
甚至,一首歌,都远远不能够满足她的野心。
毛佩瑶站起身,袭地长裙的大腿开叉处,露出完全不契合她这个年纪的娇嫩肌肤,诱人深往。
“你们跟进一下这支乐队的后续计划,如果那位创作人想要闯出一番名堂,那肯定会趁这首歌的热度,而有其他的行动。”
在她看来,这首歌完全有进入排行榜前列的实力,但是由于乐队的知名度不高,所以并没有粉丝的积累,恐怕短时间内,不会达到太高的高度。
除非,这首歌后续还能够有其他的行动,才能够将热度,再次提升。